此地的泰雅族,據說發祥於北港溪上游白石山上 的一棵老樹下。6、7千年前向外發展,花蓮屬於其勢 力範圍。約5、6千前,和居於花蓮海岸或海上的民族 有所接觸,所形成的海岸族群,被後人稱為阿美族, 亦屬於高山族。 可是外來統治者,像滿清、蔣介石,實施漢化政 策,居然把阿美族也變成了中華民族。這股殘暴的政 治勢力,無法抵抗。因此現在很多族人都不敢說自己 是高山族,而說是和佬或客人,自欺欺人。花蓮各鄉 鎮真正的在地血統,其大要如下: 秀林、卓溪: 泰雅族,屬高山族。 萬榮: 泰雅族、布農族,均屬高山族。 花蓮、吉安、鳳林、壽豐 光復、豐濱、瑞穗、富里: 阿美族,屬高山族。 玉里: 阿美族居多,雜有西拉雅平埔族。平埔族,1830 年於左營,遷屏東。在里港的武洛社及搭樓社30戶, 東遷台東大武、卑南,以牛、豬、酒和卑南族交換土 地,禮物給了仍不受歡迎。忍耐7年,北遷富里,以 牛、豬、交換米、粟糊口。再經3年,回屏東的武洛 社、搭樓社、阿猴社,找了12戶族人到花蓮富里同住 一起開墾。1897年時約有100戶。 新城: 阿美族居多,雜有噶瑪蘭平埔族。不願漢化的宜 蘭平埔族,在1837年左右由五結加禮宛社遷出,經由 陸路者抵此,經由海路者抵花蓮。1879年後部分南 下,遷光復西富里、豐濱新社村、港口村、最南到達 台東成功。1897年加禮宛社有13戶103人,武聯社16戶 69人,竹林庄(漢化者稱為庄,未漢化者稱為社)9戶32 人,瑤高庄12戶45人,七結庄19戶35人。花蓮方面頭 人陳苦留,十足的漢人姓名,可見他們的祖先雖因不 願漢化而遷至花蓮,到了1897年,子孫還是漢化了。 和佬血統: 一般文獻敘述某閩客「入墾」花蓮某地,很可能 係指該人靠關係取得某地墾照當墾首,把土地分給原 住民耕種,自己坐收租谷謀利。閩客大多短期發財就 走,僅少數人留下血緣,開墾仍靠原住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