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、7千年前,鄒族從玉山下,順著陳有蘭溪、清 水溪,到達濁水溪北岸的彰化,故全縣原都屬於鄒 族。但,數千年前平埔族從南洋飄來,兩族混血,後 人稱為貓霧拺平埔族。經鄭氏及滿清成功的把平埔族 漢化,彰化人本是平埔族,現都自稱是和佬人或客家 人。各鄉鎮市的真正血統概略如下: 彰化市: 阿束社,半線社,柴坑仔社,屬貓霧拺平埔族。 是荷據時的行政中心,清初漢化。1829年不漢化者遷 埔里下梅仔腳,後來和眉裡社合併,頭目海。1897年 頭目林四季。 線西、伸港、和美: 半線社,柴坑仔社,皆貓霧拺平埔族。 埤頭、北斗: 東螺社,貓霧拺族。1829年,不漢化者遷埔里林 仔城,頭目貓信。 鹿港、福興、秀水、埔鹽、花壇、大村: 馬芝遴社,貓霧拺族。鄭時歸順,1850年左右, 不漢化者遷埔里興吉城庄與二林社合併,頭目林勤。 二林、芳宛、大城、竹塘: 二林社,貓霧拺族。鄭時歸順,1850年頃不漢化 者遷埔里興吉城庄,與馬芝遴社合併,頭目林勤。 溪州、田中: 眉裡社,貓霧拺族。1829年,不漢化者遷埔里下 梅仔腳,後來和阿束社合併。一說田中屬紅毛社,可 能是大武郡社的分支,或有某種關係。紅毛社存在於 1760年左右的乾隆地圖。 社頭、員林、埔心、永靖、二水: 大武郡社。屬洪安雅平埔族。清雍正年間,因滿 清據台範圍擴大,管不著的番界縮小,在清廷眼中屬 於亡命之徒的客家人,不去嘉義,改向北流竄到埔 心、永靖。隨著滿清佔據區的再擴大,亡命來台的客 家,人只有再往台中、苗栗、桃園等山邊番界尋找藏 身之所。 溪湖、田尾: 大突社,屬洪安雅平埔族。 芬園: 貓羅社,屬洪安雅平埔族。1850年左右,不漢化 者遷埔里。 荷蘭血統: 荷蘭曾在八卦山挖紅毛井,顯示在此有長期停 留,留下荷蘭血統是合理的推測。 和佬血統: 見拙著「台灣常識」第140頁「滿清蠶食台灣各鄉 鎮市的經過」彰化縣部分。閩客「入墾」某地,很多 是靠官方關係取得某地墾照當墾首,或者以番社公款 開圳,圳成,以水換地謀利,等於是拿台灣人的錢做 生意,六館業戶就遭到這種指控。閩客大多短期發財 就走,僅少數留下血緣。彰化土地的開墾者是原住 民,不是閩客。 客家血統: 客家人清據時來過彰化,留下客家話,但不一定 留下血緣。客家人進入彰化的時間為: 北斗: 1715年黃利英進入。1721年嘉應李安善進入北庄。 永靖、埔心: 1731年彰化牛埔、香山里附近阿束社抗暴,粵民 援清對抗阿束社而戰死18人,這些粵民可能是永靖、 埔心方面的客家人。 埤頭:1733年進入。 彰化、員林、鹿港: 乾隆年間(1735-1795),彰化、員林、鹿港建三山 國王廟。眾數千,助清平定林爽文,也算「義民」。. 此處的「眾數千」,講客家話,但不一定是客家人。 |